冲压件的表面质量对其产品质量和外观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正确选择冲压件的表面质量标准,并加以控制,才能保证冲压件生产的质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标准,通常是指零件表面质量在允许范围内,表面质量越好,说明零件使用寿命越长。冲压件加工精度等级分为:表面精度(A)、表面粗糙度(B)、表面光洁度(C)、表面粗糙度(D) E)和表面粗糙度(F)。根据零件的生产成本和材料的使用情况,确定每个等级都应该达到的精度。
1.一般冲压件的表面精度(A)应达到:
a.要求表面不允许有任何瑕疵、气泡、凹坑、缺口、变形、翘曲、裂纹及明显的擦伤。b.基本公差:一般要求公差范围是±0.05毫米。c.特殊要求:如零件所要求的公差范围是±0.05毫米或其它特殊条件下不能有不符合本精度要求尺寸的其它缺陷。d.公差变化范围是±0.025毫米或其他不符合本精度要求尺寸标准范围为±0.015毫米。
2.控制材料的化学成分,应根据冲压件的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化学成分和加工方法。
根据零件的工艺要求,通常会选择奥氏体或马氏体组织,以提高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和耐磨性。某些合金还具有一定的抗晶界渗碳倾向和一定的渗碳工艺能力。由于某些特殊的工艺要求,金属材料的成分应该与零件相匹配。如铝是强抗拉性和高碳量合金,所以要采用奥氏体或马氏体组织,以提高冲压件表面精度;不锈钢不需要复杂的热处理以提高其耐磨性。
3.要选用适合冲压件需要的冲压材料和零部件,使所需材料能充分发挥其性能。
要保证材料的质量,首先要保证其表面质量。因此在选择冲压材料时,要充分考虑零件与材料的表面质量,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零件材料的选择要考虑:(1)零件材料应符合工艺要求对冲压件一般应选用与结构简单、质量轻、制造简便可靠、冲压精度高、冲压变形小,并能承受高温、高压等环境应力而不变形、耐腐蚀、耐磨,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材料。(2)不同强度等级的材料应按各种强度等级标准选用。如:钢类冲压件应具有一定强度层次,如 Si=4.25~4.35,Cr15、 Mo1.0~1.9;有色金属冲压件应具有较高强度层次及抗腐蚀、耐磨性能,特别是HRC60~80;高碳钢应具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能以及抗冲击性能等。
4.对模具进行适当的修整并及时更换模具部件及其它零件。
对于冲压件的表面精度要求,一般是在加工时,冲压件的精度要求达到 A级。但在实际生产中因冲模的结构、形状发生变化,表面粗糙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甚至有时出现一些小的差异。因此,对冲压件进行适当的修整并及时更换模具部件及其它零件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生产中若因模具设计不当或冲压变形过大等原因导致冲压件尺寸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模具进行检查及调整。通过修整,可以达到冲模零件表面精度要求,确保零件生产时表面不产生损坏。在维修时对冲模进行必要的检查可以使零件能够满足加工条件并保证质量。